中國生活服務數字化正加速人民智慧生活的改變,線上生活服務的消費量急劇增加,數字化顯示出強大的彈性。 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台在確保居民基本生活服務需求,支持商家渡過難關,幫助社會對抗疫情影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它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新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和AI構建的分鐘級實時分發網絡,是新基礎架構範圍內的信息基礎架構。各種集成基礎架構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來幫助傳統的生活服務行業升級。
中國數字化正快速發展,也廣泛運用在城市建設上,目前總共建設了500多個智慧城市。 他們配備了傳感器,攝像頭和其他工具,以收集和處理從交通和污染到公共健康和安全的所有數據。智慧城市利用資通訊軟硬體技術及應用服務,整合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創新的方式創造滿足人們對智慧生活需求的一種環境,有效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以及服務,並且達成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促成安居、樂業、永續發展的目標,同時也是帶動產業創新應用的關鍵。其中智慧醫療應用在智慧生活中是重要的一環,能為人民帶來更健康的生活。
本司在台灣智慧醫療應用的一個例子,隨著人口老化和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改變,糖尿病在2018年已高居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第五名,根據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的「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盛行率已經超過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18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11.8%,且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有見及此,本司與工研院及大學光學共同合作參與台灣政府的智慧城鄉計劃,運用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比對圖像資料庫辨別出眼睛病變,產出影像分析結果協助眼科醫師判讀眼底圖,提供眼科醫師更精準的診斷依據,加速醫師診斷效率,提高潛在病患早期發現的機率,提醒病患儘早接受治療,不僅改善醫病關係,更有效提升糖友眼底檢查率,提升市民眼睛健康品質。


在醫療資源缺乏的行政區,讓民眾擁有更好的醫療品質,提升糖友接受醫療服務便利性,除了可解決醫療人力不足問題,藉以強化行政區醫療資源,以提升照護品質及縮短城鄉差距,更透過智慧醫療影像資料庫及醫療AI之研發與應用,為臨床醫療經驗創造更大的價值。除了發展新的科技應用,也期望能為大眾帶來幫助,善盡本司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