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逐漸滲透我們的生活,課堂教學也正經歷一場悄然卻深刻的轉變。教室不再只是講授知識的空間,而是一個能讓學生發問、嘗試、創造的場域。行動載具、AI工具與跨裝置協作能力,正在重新定義「學習」這件事的本質。
2025年,我們見證了許多學校從傳統 PC 教室邁向 Mac Lab 的實踐歷程。這不只是設備的升級,更是一場教學理念的變革,讓學生能以自己的步調、興趣與創意進行學習,真正實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
從硬體到腦力:Mac 與 AI 如何改變學習
隨著 Mac 在教育現場的普及,老師與學生開始使用本地 AI 工具進行語音轉錄、即時翻譯、摘要生成與創意發想。M系列晶片搭配 AI 應用,不僅提升教學效率,也帶動學生主動參與課程的意願。一位高中的地理老師分享:「以前花三節課講不完的氣候變遷內容,現在學生可以利用 AI 自動生成小組簡報、自己找資料、製作海報,每個人都成了教室裡的主角。」這種變化,不只是科技導入,而是學習權力的重新分配。
從教室走向世界:跨裝置學習的無縫接軌
iPad 與 Mac 的接續互通功能,讓學習突破裝置界線。學生可以在 iPad 上草稿、拍照、收集素材,回到 Mac 上整合製作報告;老師則可透過通用剪貼簿或 AirDrop 迅速回饋、批改、分組協作。這樣的協作模式,讓「學習」不再局限於單一裝置或場域,而是成為一種跨時間、跨裝置、跨空間的整體體驗。
不只是學習工具,更是數位公民訓練的起點
行動學習的發展,也讓「數位素養」與「AI 倫理」成為課堂中的必修課。從認識 AI 生成內容的判讀,到學會保護個人資料、辨別資訊真偽,學校正積極投入教師研習與學生數位公民課程。國眾團隊在推動 Mac 與 iPad 進入校園的同時,也同步導入 MDM、App 管控與使用數據分析系統,協助學校在保障學習自由與數位安全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教師轉型,是行動學習能否成功的關鍵
無論科技再進步,教育的核心始終是「人」。一位老師的數位轉型,不只影響一堂課,更可能改變一群孩子的未來。為此,我們深知,唯有提供完整的教師訓練與現場支援系統,行動學習的願景才能真正落地。今年,我們與各縣市教育局合作,持續辦理教師數位教學研習、Mac AI Lab 現場展示、iPad 跨載具工作坊等,協助教師轉型成為具備數位領導力的學習引導者。
結語:我們不只是導入科技,我們在打造下一代的學習文化
當我們談論「行動學習的未來」,並不只是預測下一款載具、下一個應用,而是重新思考:什麼樣的教室,能讓孩子真正學會學習?我們相信,科技的角色不是取代老師,而是讓教與學更自由、更有效率、更有溫度。當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學生、設備與教法能同步進化,孩子的學習將不再受限,而能真正展翅飛翔。
(以上內容為由國眾電腦教育支援處撰寫,部分觀點與案例整理自實務經驗與現場教學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