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產生於 20 世紀 50 年代,是電腦研究和應用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生產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認識自身的重要標誌。人工智慧也稱機器智慧,它是電腦科學、控制論、資訊理論、神經生理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互相滲透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慧充滿未知的探索道路曲折起伏,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基本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起步發展期:1956年達特茅斯會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詞彙,標誌著人工智慧正式誕生。人工智慧概念提出後,相繼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機器定理證明、跳棋程式等,這個階段,人工智慧已經在問題求解以及語言處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掀起人工智慧發展的第一個高潮。人工智慧發展初期的突破性進展大大提升了人們對人工智慧期望,人們開始嘗試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並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研發目標。但是,當時的技術條件並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到了70年代,投資者和政府開始收縮人工智慧經費,接二連三的失敗和預期目標落空使人工智慧發展走入低谷。
2、應用發展期: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專家系統模擬人類專家的知識和經驗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實現了人工智慧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從一般推理策略探討轉向運用專門知識的重大突破。80年代,人工智慧專家系統嶄露頭角,商業價值被廣泛接受,人工智慧研究重新興起。專家系統在醫療、化學、地質等領域取得成功,推動人工智慧走入應用發展的新高潮。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專家系統存在的應用領域狹窄、缺乏常識性知識、知識獲取困難、推理方法單一、缺乏分散式功能、難以與現有資料庫相容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沒有持續多久,就被生產出來的個人電腦在性能上完全碾壓,遠遠超過使用了AI技術的LISP機,AI再一次經歷了寒冬。
3、穩步發展期: 90年代之後,由於網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速了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究,促使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走向實用化,之後以神經網路技術為代表的AI技術逐步發展,人工智慧開始進入緩慢發展期。1997年深藍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使得AI再次被熱議。而隨著現在科技的快速發展,硬體成本不斷降低,資料量積累不斷增大,AI技術不斷成熟,人工智慧又開始進入爆發期。各種人工智慧產品開始如雨後春筍,不斷的發展壯大起來。至今隨著大資料、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資訊技術的發展,泛在感知資料和圖形處理器等計算平臺推動以深度神經網路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大幅跨越了科學與應用之間的“技術鴻溝”,諸如圖像分類、語音辨識、知識問答、人機對弈、無人駕駛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從“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術突破,迎來爆發式增長新高潮。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平臺開源開放,越來越多的應用可以很方便地開發出來,惠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
未來最主要的作業系統軟體將不是基於PC,也不是基於手機,而是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框架的作業系統,深度學習框架對上承接各類智慧應用,對下主宰AI晶片設計。